中华文化复兴宣言

信息网址:www.ruyirensheng.com 更新时间:2014-05-25 21:37:13 浏览次数:4904
中华文化复兴宣言
——为促进新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和平与发展而奋斗 
                                                 七十六名中华文化研究者
 
   在天安门"国庆五十周年”大典上,江泽民主席代表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宣告:新世纪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令人振奋!中华文化是世界上独特的文化,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做出了辉煌成就,也对世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中华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去其糟粕吸收精华同现代结合地飞跃。
 
一、中华文化复兴是时代的需要 
   十五世纪前,我国文化、科技、经济等都领先于世界,并且世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发明创造都出自中国人之手。可是,由于后期清朝政府的腐败,使中国近二百年来科学技术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一百年前"西学东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又受到巨大阻碍,使中华传统文化至今不能很好地为中国及世界服务。
   当今全世界文化的冲突、邪教的泛滥、宗教的极端、自然的破坏、人性的恶化、科学的负面性等,都是社会安定和发展的阻力。然而要消除和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中华文化具有西方文明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大文豪肖伯纳信中曾写道:"等到一天中国把世界各国的各种人全吸收尽了,归化尽了,同化尽了,理想中的天堂使人人可登了。”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中国如果不能取代西方成为人类的主要,那么整个人类的前途是可悲的。”这些都说明了国外学者们都对中华文化开始高度重视。然而,从新中国诞生之日就站起来了的中国人,其中一部分不了解中华文化者,面对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抬不起头直不起腰,看不起中华文化。
   新世纪新千年里经济、文化、科技、艺术……无论什么要发展都离不开智慧,甚至应概括为智慧的世界。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独具智慧的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是中华民族非凡智慧的结晶。
   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和日本的高速发展,都吸收了中华文化思想的智慧。当前西方一些有远见之士都在尽力研究中华文化,并提出"西方的病,东方的药来医”,形成了"东学西渐”。这些都说明了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仍有无穷的价值!
   新世纪里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是我国政府的目标和人民的愿望,也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二十年后的中国,为中华文化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主席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文化要真正实现复兴,就必须有类似"西方文艺复兴”那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回到中华五千年文化中吸取营养并结合现代文明创造出超越古今的成果,为实现民族复兴大业所用。
 
二、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科学技术、社会实践、人文思潮,都属于大文化范筹。中华文化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部分。人们往往忽视了自然科学部分,然而它将在世界未来科学发展中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必须尽快加以重视。
  中华文化独特性有:
   1、天人合一整体观:江泽民主席在美国哈佛大学所讲:"早在公元前2500年,中国人就开始了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活动,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许多领域,都做出过独特的贡献。”中华文化是从宏观复杂巨系统认识事物,西方实验科学是从微观简单还原方法认识事物。单学科的研究是从纵向对事物进行单一专项认识,然而由于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所以要深入全面认识事物需要众多学科大交叉的横向思考,才能更全面深入地认识事物的特性和本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整个自然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的相互联系的总体。”因此,微观简单还原方法不能全面深入揭示其内涵,西方微观简单机械分析法是无法认识清楚事物本质的,所以中外一些有预见性的学者已从微观简单分析,转向利用"天人合一”整体观来研究事物,产生了一些突破性的新认识、新观念、新思想。
   2、辩证思维方法:中华文化从古至今以《易经》的简易、不易、变易思想为指导,用太极、八卦、五行等宇宙全息辩证思维为纲领,在天人合一整体观基础上重视内省的直觉顿悟来研究认识事物的特殊性。而长期重视形式思维的西方科学哲学,已由对事物的外在逻辑分析,逐渐转向对事物整体的宏观思考来研究事物的特殊性。可见,中华文化辩证思维在未来复杂事物研究中的独特价值。,
   3、和谐统一体现:中华文化的和谐统一表现在事物变化的开始、中途、结果各时期,也可以认为和谐统一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和最终结果。和谐统一主要有人的心与身、人与人和谐及人与自然和谐三方面。人与人和谐:联合国将孔子定为人类十大思想家之首,他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被作为世界人权的基础。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认为是全世界人生理念的榜样。可见孔子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智慧正是中华文化人与人和谐的人文思想的主要代表。世界要和平,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达到和谐是基础。人与自然和谐:李大钊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同》中有言:"东方文明为与自然和解,与同类和解之文明” 。中华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和谐”是中华文化的特性,西方文明特性在于"争斗”。新世纪里全世界都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回归自然”,可见以"和谐”为特性的中华文化,并非西下落日,而是又一轮红日正在升起。
   中华文化正是以天人合一整体观来认识事物,用辩证思维方法来处理问题,从而达到和谐统一的结果,才使她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独具魅力,也正是中华文化魂之所在。
 
三、中华文化复兴创新是灵魂
   1998年4月29日,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关系到国家兴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要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全面高速发展,创新是基础。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是我国特有的巨大宝库,我们应充分利用其博大精深的资源结合新世纪有利的各项条件来创新提高,为我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发挥积极作用。
   德国科学家莱布尼兹发表"二进制的阐述”的论文,副标题是:"关于只用0与1,兼论其用处及伏羲氏用数字的意义”,可知他受益于伏羲。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量子学说的创始人玻尔认为中国太极图是对他互补理论极好的解释。我国数学家吴文俊吸收我国古代《九章算术》内容,解决了当今电子计算机的定理证明。我国自然灾害预测家翁文波院士,利用我国古代天干地支纪历结合现代科学总结出一套世界领先的天灾预测方法。此类事例不胜枚举。这些充分说明了中华文化同现代科学结合创新,将会产生许许多多惊人的突破性成果,中华文化在未来会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西方科学文明同中华文化异同正如西医同中医的差异。西医建立在局部实验基础上,中医建立在整体认识基础上;西医是局部的纵向深入研究,中医是整体的横向广泛思考。中医的认识观和方法论远远领先西医,但局部纵深研究不如西医,因此必须是以中医为基础和框架,用西医手段来填补和充实中医而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医学。毛泽东主席曾预言:"中国对世界有大贡献的,我看中医是一项。”正逐渐得到证明。以中医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性热潮,正说明了西方人开始仰头看中华文化。
   因此,我们倡议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利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深入全面地开展各种创新性形式的中华哲学、中华医学、中华商战学、中华建筑学、中华人文学、中华教育学、中华科学、中华地理学、中华天文学、中华自然学、中华养生学、中华艺术学、中华管理学等研究工作,使中华传统文化能更好地为中华民族复兴及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四、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
   二十一世纪不仅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世纪,而应当是从过去"以西方文化为主流”转向"以东方文化为主流”的世纪,复兴中华文化不是对西方文明的对抗,而是意味着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纳,创新出人类新文化,为人类开启新的文明。
   研究中华文化在新世纪的作用及发展,应该说是中华文化研究者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历史的重任落到了当代中华文化研究者肩上,众多的中华文化研究者应齐心协力方能担此重任。我们做为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播者,深感此项工作刻不容缓任重道远。为了中华民族复兴和世界和平与发展,愿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中华文化复兴而奋斗!中华文化复兴,势不可当!
   当又一世纪的曙光出现在地平线上,我们一定能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告: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
 
  执笔人 李伯淳 
张岱年等专家签名附后
 2001年10月(以此献给建国五十二周年)
 

 

  

版权所有:2003-2025 © 北京如意人生文化交流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 海淀区 索家坟30号1-701 邮 编:100082
联系电话:010-62266096   13671003664     13301032085   传 真:010-62266096
电子邮件:ryrs@sina.com 13671003664@126.com 网站域名:www.ruyirensheng.com
京ICP备0600148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4697